簽署委托代理合同,支付前期律師費或其他(依約定)。確定原告:如患者健在,其為原告;患者亡,健在父母、配偶(如有)和子女(如有)共同為原告。
打印并簽署訴訟文件:如被告為1家醫院,需簽署5頁起訴狀簽字頁、5頁授權委托書、2-3頁醫療損害糾紛鑒定申請書簽字頁和2份送達地址確認書等)。每增加1家被告醫院,則上述起訴狀和醫療損害糾紛鑒定申請書則較前增加3頁。
由當事人向醫院所在地法院遞交(面交、郵寄、網上提交)起訴材料。最初訴請金額為暫定金額,不宜過高,訴訟期間原告可根據需要變更請求金額。
法院立案庭審核起訴材料,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。如決定受理,則轉法院審判業務庭并分配具體承辦法官,同時通知被告應訴。
法院受理后,如立為調解案號,無須繳納訴訟費。如立為正式案號,按起訴金額繳納訴訟費,各地法院收取訴訟費金額多寡有所不同。
受理后,審判業務庭會擇期開庭,主要審查雙方提交用于醫療損害鑒定的檢材真實性、合法性和關聯性。
鑒定前準備庭時,原告提交患者在被告(醫方)門診病歷、外院病歷(門診或住院、影像檢查實體片)和被告診療影像檢查實體片。被告(醫方)提供患者在該院的完整住院病歷。
質證之后,審判業務庭會移交本院的法鑒部門,由其搖號選取鑒定機構并對外委托鑒定和移送鑒定材料。鑒定機構受理后,會向法院發出鑒定繳費通知。法院轉交鑒定申請方(一般是原告)繳納鑒定費。各地鑒定機構鑒定收費差異很大。
如鑒定機構拒絕鑒定委托,則將鑒定相關材料退回法院的法鑒部門,法鑒部門另行委托備選鑒定機構,或組織原被告重新選取鑒定機構并再行送鑒。
鑒定所需耗時,因業務量等不同,各地鑒定時間完全不同。綜合比較,上海最慢(2-3年),浙江其次(1-2年余),江西和山東尚好(數月)。
鑒定意見書做出后,根據鑒定意見和患者相關票據等,依法計算原告最終訴訟請求金額及項目,并向法院申請變更訴訟請求和繳納訴訟費。此后,法院審判業務庭會擇期安排正式開庭,此后進行判決,亦庭審期間或庭審后也可組織雙方調解。如調解成功,則制作、送達調解書,該文書法律效力與判決書一致。
如不服一審訴訟判決,可在收到判決書15日提起上訴,需另交上訴費。
一審判決做出后,雙方均不上訴,各自收到判決書次日15天后生效,被告醫院此后還有10天自動履行。如送達被告醫院已超過25天,但其仍拒絕履行判決,則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。
如有一方上訴或雙方上訴,則等二審判決做出并送達之后10天,被告醫院不履行生效判決,原告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。
依委托代理合同約定,以實際執行到位賠償款及約定比例,支付后期律師費。